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昌图县 > 昌图县环境 > 李宝泉艺苑单元探流溯源沈阳发布

李宝泉艺苑单元探流溯源沈阳发布

发布时间:2023/4/8 3:39:31

李宝泉作品《紫玉金砂》之三

李宝泉年生于辽宁沈阳。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曾任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美术学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现任鲁迅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辽宁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年至今,多次受聘全国版画艺术展评审委员。

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重要展览。版画《注》参加第六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太行人家》参加第七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岁月》参加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热浪》参加全国第十届版画作品展;《棚》参加全国第十一届版画作品展;《飘》参加全国第十三届版画作品展和庆香港回归全国美术大展;《生存状态》参加全国第十七届版画作品展;《根》参加中国版画版种大展及全国第五届三版展;《茶马古道》系列作品分别参加全国第十八届版画作品展,第三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灵石国际版画双年展,中国当代版画邀请展;《天下普洱》系列作品分别参加第二十届全国版画作品展,第四届观澜国际版画双年展,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美术作品展,年“我们从哪里来”名家个展,法国卢浮宫年首届中国当代艺术邀请展,年中国新疆国际版画邀请展,年首届中国版画大展,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年中国写意——中国美术馆邀请展;《绍兴风景》分别参加年以鲁迅的名义——首届鲁迅版画大展,年版画中国·版画艺术在民间——全国系列巡展;《紫玉金砂》系列作品分别参加银川对话——中国·德国版画作品联展,年中国国家画院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系列邀请展。部分作品被国内外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窗外,微雨。红豆杉,静立。麻雀,白鸽,时舞时歇。

室内,铁壶煮水,普洱入味。

年4月23日,我们来到位于沈阳市浑南区的听雨观澜艺术家园区,李宝泉教授在工作室接受了专访。

“我走上美术之路,其实是很自然而然的事情。自幼喜欢画画,可能和家庭因素有关。母亲非常勤劳又心灵手巧,我小时候的衣服、鞋、帽子、书包,都是经由母亲亲手缝制,就连家里枕头上的绣花,也是母亲自己设计图案纹饰,自己染线、刺绣,非常精美。可能那个年代也有手工制作的传统,我受母亲的影响非常大。在这样一个家庭环境中,会潜移默化受到一些艺术熏陶。”

李宝泉作品《天下普洱》之一

“无论是从事什么艺术,我觉得他的创作作品一定要有特点,一定要有个性,一定要符合这个时代的需求。”——李宝泉

四个单元

“如果把人生分成若干单元,比如说20年一个单元。我的头20年这个单元,童年是在父母的呵护下,和小朋友、同学一起游戏、成长,和其他家庭的孩子没有什么不同。但有一点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我的家庭对我的绘画兴趣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上小学的时候,我的绘画天赋开始显露。学校出板报,临时布置教室,包括走廊里与美术、美术字有关的内容,老师都愿意让我去完成。看到完成后的成果,自己也很高兴。因为我的绘画能力比较突出,后来进入了学校的美术小组。在中学里,除正常文化课学习之外,我主要就是画画,将我的业余时间几乎填满。当时,学校、区,还有市文化馆美术组组织的活动比较多,到了周末、寒暑假,我就和一些美术伙伴参加区、市文化馆美术组的学习。同时也结识了文化馆的老师,在他们的指导下,一点一点步入了学习绘画的轨迹。我的美术基础,就是在那个时候奠定的,对我后来的艺术发展所起的作用至关重要。”

“我18周岁,作为‘知青’插队到辽宁省最北面的昌图县,所在的地方是昌图最北面的公社,‘下乡’的大队,是公社最北面的大队,所在的小队,又在大队最北端,也就是辽宁最北的省界边缘。我所在的小队青年点中,只有10个‘知青’。我开始和当地农民同吃同住,一起劳动,也不畏惧务农的艰辛劳作,很快就和当地农民打成一片。”

“那时我也并没有放弃画画的爱好,时常画些生活速写、场景写生,用来调节单调的务农生活。当时公社、大队也有一些结合时事宣传板报的工作,了解到我有美术方面的特长,就把我抽调上去。当时有热情、喜欢画,也想把画画作为自己未来事业追求的方向。但当时自己也不清楚未来的出路在哪里,唯有凭借着年轻人对绘画的热爱,克服学习进程上一个又一个障碍的勇气支撑着我。”

“有一天,我接到父亲一封信,挺厚。信的内容倒没有几句话,只是让我看看随信寄来的报纸,我打开一看,是《沈阳日报》。上面不是很大的一个版块,刊登的是恢复高考的消息,我瞬间体会到父亲的殷切期望,就请假回家,找了一些复习文化课的书和课本,又返回青年点,白天继续劳动,晚上复习文化课。参加考试之后,我又回到青年点继续劳动。几个月后,录取通知书寄到家里,家里给我拍了电报——你被录取了。我学习美术的理想实现了。我的第一个单元,就是这么度过的。”

“如果说第二单元是从20岁到40岁,实际上我19岁就考入鲁迅美术学院版画系。为什么选择版画专业?这可能与当年在市文化馆学习有关。那时,文化馆组织了一个美术创作小组,有工人画家,也有专业画家。我印象当中,他们搞了一套黑白木刻,当时我就感觉有兴趣,也没有觉得陌生。我很小的时候就接触过类似木刻的手工技能,那时候没有什么娱乐和玩具,就是玻璃球、啪叽、跳绳,我就自己刻啪叽模子,包括剪纸,我很愿意做那方面的事。后来到文化馆,我才知道绘画中有这么个专业门类,画完了刻,刻完了印,还可以套色,和我在中学包括在农村做的很多黑板报中的形式语言有些接近。正好鲁美版画系招生,我就报考了版画专业。”

“还有一个原因,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我也更偏向于西画的思维方式,版画又属于西方画种范畴。入学之前我只知道版画中的木刻,也了解一些铜版画、石版画,但大都是从书本上看到的,到了入学以后才开始实际接触。我们班共八名同学,最大年龄和最小年龄的同学正好相差12岁。同学们大都经历过当地美术创作班的学习,而且有的还直接受过版画名师的指点。大学四年,我在学业上一直是努力的,在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相互影响下,自己对版画专业的学习,包括对美术基础和艺术理论的学习,都能全身心投入其中,因为兴趣。”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认识到,人要是想成就一番事业,第一要务,就是兴趣,然后才是专业素质等其他因素,包括学习环境。因为有了兴趣,才能全身心投入,才能有好的结果。大学四年的学习,对自己的一生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也对我后来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一直怀念学生时代和老师同学在一起学习生活的日子,同时,也为自己没有荒废大学的学习时光,倍感自豪。”

“我入学的时候,版画教学主要还是以黑白木刻和套色木刻为主,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石版就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教学规模,但由于条件所限,许多学生参与石版画及其他版种学习的机会并不多。在学期间我的版画作品大都是木刻。”

“后来毕业留校任教,有了一个身份的转变,由原来的学生当了老师。从那时开始,在我的老师们,那些老一代版画家身上,学到作为一名老师所必须具备的素养和品格——博学笃行、严于律己、求真务实、言传身教等。”

“准确来讲,我是年1月参加工作。在任教初期,有些学生比我年龄还大,和他们在一起,虽然是老师身份,但我们是同一个年龄段,教学相长,师生相处也很愉快。那个时期教学之余,时间几乎都投入到版画创作当中,有的一幅作品制作周期长达两个月甚至更长,同时也穿插创作了一些小品式的木刻。”

“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年,我印象比较清楚。正值我的孩子在哈尔滨出生,还未满月,我在哈尔滨看护时,接到系主任路坦先生给我发来的电报——有工作,速归。我回来以后,路先生就找我谈:经学院研究决定,希望你做版画系主任助理,主抓教学。当时觉得,教学与我专业紧密相关,我便欣然受命。结果一上任,就不是当初理解的单纯负责教学那么简单,教学单位什么事和教学没关啊?主任助理做的时间不算太长,就做了版画系的副主任,副主任做了几年,就做版画系的主任,我是在39岁那年吧,被任命为鲁迅美术学院副院长。”

“我在第二个单元后期,主要是在教学岗位上和管理岗位上工作。既要参与版画系本、硕教学工作,又要主持学院教学管理、学科专业建设工作,还要参与国内、国际的一些版画活动,这个时期做的事就太多了。在这个单元里,我的人生轨迹彻底发生变化,我一直在双轨的状态下前行,虽然自己心系的还是教学和个人的艺术创作实践,但由于开始身负学院教学管理重任,有危机、有使命、有担当,不得不投入全部精力。”

“我的第三个单元,40岁,实际是39岁,我到院里从事管理工作。当然教师身份还是在版画系教书,包括带研究生。我感觉到,工作性质发生变化,对于我事业上的追求,对于我对高等美术教育的时代理解,也发生了变化。”

“此时的自己已经不能简单地站在一个普通教师的角度来对待自身的工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ngtuzx.com/ctxhj/1531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